陆后军

一、基础信息

个人简介:陆后军,男,汉族,198505月生,安徽全椒人,中共党员,博士研究生学历,高工。主要从事:物流工程与管理教学研究工作,在虚拟仿真、数字孪生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,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,以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多项,发表SCI/EI期刊论文多篇,授权发明专利多项,研究成果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。上海海事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、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高校评审专家、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、上海市科委入库评审专家等。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、上海市优秀毕业生、上海海事大学优秀毕业生等称号。

(一)个人基础信息

性别:男

出生年月:1985.05

职务:高工

博硕导:硕士生导师

电子邮箱:hjlu@shmtu.edu.cn

联系电话:021-38283356

(二)教育经历

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

(三)工作经历

就职于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,教师(职务)

(四)社会兼职

中国物流学会青年论坛工作组委员

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物流专业委员会委员

二、科学研究

(一)研究领域及科研团队

研究领域:管理科学与工程/物流工程与管理、控制科学与工程/数字孪生

科研团队:绿色港航与智慧供应链

(二)科研项目

[1]:空地两用灾情获取机器人应急救援辅助决策评估软件系统,企业委托,2023-2024,主持

[2]:氢气消释器虚拟测试环境及算法研发,企业委托,2023-2024,主持

[3]:面向云课堂的在线虚拟仿真相关技术创新规划,企业委托,2021-2022,主持

[4]:精加工设备智能运维平台设计及研发(一期),企业委托,2020-2021,主持

[5]:面向港口机械的智能运维服务平台研发,上海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专项(20180484),2018-2020,主持

 

(三)代表性论文成果

[1] Houjun Lu, Peng Ni, et al.. Research on rail-mounted gantry crane scheduling method of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yard for dedicated lane mode [J]. Computers & Industrial Engineering, 2025, 209: 111475. JCR Q1TOP

[2] 陆后军,朱益飞等. 基于激光雷达的散货堆场数字孪生建模方法[J]. 系统仿真学报,2025, 37(9): 2263-2275. (卓越计划梯队期刊,EI

[3] Houjun Lu, Minghui Zhang, et al. Research on automatic stacking crane relay for underground container logistics rear yards [J].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, 2025, online. JCR Q2ABS2

[4] Houjun Lu and Tian Zhu. Optimization of site selection for urban material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COVID-19 pandemic [J]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net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, 2024, 10(2-3)203-221. EI

[5] 陆后军,张淞博等. 考虑碳排放的潮汐港泊位与岸桥联合分配方法研究[J]. 中国航海,2024, 47(4): 97-104,113. (《航海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》T1级)

[6] 陆后军,徐诗雯. 基于时空同步图卷积网络的集卡到达量短期预测[J].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,录用待刊. (《航海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》T1级)

[7] H LuS Wang. A study on multi-ASC scheduling method of automated container terminals based on graph theory [J]. Computers & Industrial Engineering, 2019,129404-416. JCR Q1TOP

[8] H Lu, Q Zhou, et al. Condition Assessment Approach of Hydraulic Brake for Large Crane Based on State Estimation Algorithm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, 2018 (1) :1-13. JCR Q3

[9] H Lu, H Zhen, et al. A Physically Based Approach with Human-Machine Cooperation Concept to Generate Assembly Sequences, Computers & Industrial Engineering, 2015, 89 (C) :213-225. JCR Q1TOP

(四)代表性专利成果

[1] 2020929日,一种港口起重机模拟器视景系统及其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。授权号:CN ZL201810353441.8[P],获国家发明专利(第一发明人)

[2] 2019430日,一种起重机模拟器体感模拟方法与装置。授权号:CN ZL201610860120.8[P],获国家发明专利(第一发明人)

[3] 2016817日,一种便携式两通道港口起重机模拟器构建方法。授权号:CN ZL201410066941.5[P],获国家发明专利(第一发明人)

(六)基地

 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  基地/平台主要成员。

(七)科研获奖情况

[1]:“地下集装箱物流系统运输组织优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项目”获得2021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(排名第二)

[2]:“考虑不同用能方式的RTG调度”获得2024年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,三等奖(排名第一)

 

三、教学信息

(一)授课信息

主讲本科生课程:虚拟现实技术、用户体验设计

主讲研究生课程:高等物流学,港口装卸工艺

(二)教学成果及获奖情况

1】:2023年获上海海事大学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,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,三等奖

(三)指导学生获奖情况

[1]2025年指导研究生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1

[2]2024年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

[3]2023年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

[4]2023年指导研究生获得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3

[5]2022年指导研究生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1

[6]2022年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

[7]2022年指导本科生参加上海市大学生“创造杯”大赛获二等奖

[8]2021年指导研究生获得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1

[9]2018年指导研究生参加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上海赛区铜奖

四、其它成果或荣誉

(一)其它荣誉

1】:优秀研究生导师,校级,上海海事大学,2023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