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伟辰
v 基本情况
姓名:施伟辰
学位/职称/导师:博士、教授、博导
所在系所:物流工程学院
办公电话:021-38282600
联系地址:上海浦东新区海港大道1550号 物流楼425室
电子邮箱:swc@shmtu.edu.cn
v 教育经历:
1998.09-2001.04,上海交通大学,工程力学系力学专业,工学博士;
1996.09-1998.07,巴西金边大学(UNICAMP),计算力学系,攻读博士学位;
1986.09-1988.07,东南大学,力学系工程力学专业,工学硕士;
1978.09-1982.07,中国纺织大学,机械系机械工程专业,工学学士。
v 工作经历:
1998.09-至今,上海海事大学,物流工程学院机械系,教授;
1988.09-1996.07,中国纺织大学,基础科学部,讲师;
1982.09-1986.07,西北纺织工学院,机械系,教师。
v 学术与社会兼职:
1.中国力学学会和机械工程学会会员;
2.上海市“曙光”学者;
3.商务部进出口招标项目评估专家;
4.教育部学位点通讯评议专家(2006年始,评估两次);
5.上海市科技进步奖(09、10,17年)三届评审会委员;
6.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和多家国内杂志通讯评论员;
7.举办学术交流会议(上海2009.06):实验力学---应变测量技术;
8.美国密西根大学访问学者(2007-2008);
9.受到邀请,分别在University of Michigan,同济大学航天学院和Oakland University报告非经典守恒律的研究和发展;
10.杂志《America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》十年地区主编(REGIONAL EDITOR);
11.杂志《Abstract and Applied Analysis》的特辑《Advances in Lie Groups and
Applications in Applied Sciences》客座地区主编(Guest Editor);
12.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》以及《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》等十余家国外SCI杂志的通讯评论员;
13.受邀参加了十八余次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,比较典型的如下:
----邀请报告:自由电磁场的通解、分裂的洛伦茨条件和变分原理。MS33电磁流体力学,STAM2021-A01-MS33-5253-O。中国力学大会,成都,2021。
----邀请报告:Postbuckling Response of Cantilever Beams Made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 Subjected to Subtangential Follower Forces.第7届亚-太地区工程塑性及其应用学术会议,上海,2004(担任分会场主席)。
----邀请报告:Conservation laws of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in Elastodynamics.SM10_10501。第21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大会,华沙,2004。
----专题报告:非均匀电磁固体的守恒律。第31期《东方科技论坛》主题:超强磁场应用与研究。上海市政府、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主办,上海,2003。
----邀请报告:Conservation Laws of Thermo-elasticity.第5届国际热应力与相关问题大会,Vol. 1, p.MM3-3-1. 弗吉尼亚州布莱克斯堡, 2003年6月(担任分会场主席)。
v 奖励与荣誉:
1. 1988.06,荣获南京工学院(东南大学)优秀共青团员证书;
2. 1993.09,荣获中国纺织大学(东华大学)优秀青年教师证书;
3. 1993.10,荣获南京市人民政府(计划单列)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(排名第五);
4. 1999.12,2002.12,两次荣获上海海运学院(上海海事大学)罗煌枫博士奖;
5. 2000.12,荣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“曙光计划”证书;
6.2002.12,荣获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教育事业做出贡献证书;
7. 2004.01至2013.01,分别七次荣获上海海事大学优秀科技论文奖励,六次一等奖,一次三等奖;
8. 2008.01,2010.01,分别两次荣获上海海事大学课题组突出贡献奖和科技奖(论文);
9. 2005.12,2007.12和2011.12,分别三次荣获上海市浦东新区(副市级)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论文一次一等和两次二等奖;
10.2006.12,荣获上海海事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(排名第三);
11.2013.01,荣获上海海事大学发明专利奖;
12.2017.11,荣获上海海事大学“刘浩清”教育优秀奖;
13.2017.12,荣获上海海事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奖。
v 研究方向:
基于应力场、电磁场和温度场开展物流装备的可靠性、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研究。
v 科研成果:
上海市“曙光”学者计划项目“电磁固体断裂问题的基础研究及其应用”(成果登记号No.9312005J0247),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,2005.03。
基于上述研究和发展,首次提出物理场存在非经典守恒律。 由于物理场的基本场变量在通解中由任意函数表示,而任意函数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必将导致存在非经典守恒律。利用对弹性理论发现的非经典守恒律,可以解决切口尖端场的问题,这是过去经典J-积分等无能为力的。切口是由板材焊接而成的大型机械的计算模型。
主持与参与科研项目(纵向、横向)
(1)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“力学非经典即广义Noether守恒积分的研究”(批准号:11672174),2017.01–2020.12。
(2)主持并结题横向研发项目“高铁输电线恒拉补偿装置研究”(编号:C4/科技01/008),2014.01–2016.12(此研究是经“陕工信鉴字【2015】018号”鉴定验收的新产品“渦式恒张力弹簧补偿装置”研 发的一部分)。
(3)主持并结题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“新型材料非线性问题守恒律和相关问题”(批准号:No.07ZZ98)2007.01–2009.12。
(4)主持并结题上海市教委基金项目“固体材料和结构的守恒律及其应用”(批准号No.2004096),2004.01–2007.12。
(5)主持并结题上海市“曙光”学者计划项目“电磁固体断裂问题的基础研究及其应用”(批准号No.2000SG31),2000.01–2004.12。
代表性学术成果(选填)
独立发表SCI论文近30篇,代表性论文如下:
[1] Shi Weichen, 2019. Non-traditional laws with conserved quantities from the arbitrary functions included in general solution to elasticity and application.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66, 440-456.
[2]Shi Weichen, 2016. Configurational fracture toughness from the perfectly plastic field ahead of the tip of a sharp V-notch under longitudinal shear. 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 A/Solids 55, 67-72.
[3]Shi Weichen, 2015. A New Systematic Approach to Derive Functionals and Nonclassical Conservation Laws.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7(5), 1550077 (20 pages).
[4]Shi Weichen, 2014. Equivalence of the notch stress intensity factor,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 and energy release rate for a sharp V-notch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51, 904-909.
[5]Shi Weichen, 2012. Conservation integrals in the sense of Noether’s theorem for an analytic function on a physical plane and application.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219, 3009–3016.
[6]施伟辰,张奇,吴姜玮,侯丹,一种利用路径无关的积分来判断导体尖端前的介质被击穿的方法。发明专利公布号:CN112100791A。
[7]施伟辰,侯丹,顾邦平,张奇,吴姜玮,一种判断三维导体尖端附近介质是否被击穿的方法. 发明专利公布号:CN2021106464175。
v 主要讲授的课程
研究生教学
工程弹性力学
本科教学
1机械原理,2机械零件, 3机械设计,4理论力学,
5材料力学,6工程力学,7工程力学(双语),8弹性力学与有限元方法,
9航海力学,10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
v 博士硕士招生专业和要求
博士(机械电气系统安全工程):
有志于在工程科学上做些贡献,探索应力场和电磁场相互作用的特性并应用于工程领域。
硕士(机械设计理论与工程):
立志于继续深入学习基础理论,并将善于将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,解决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