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军良
教授、博士、博导,上海高校特聘教授、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(A类)
v 基本情况
姓名:何军良
学位/职称/导师:博士、教授、博导、硕导
所在系所: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、中荷机电专业团队、港航供应链运营管理与优化学术团队
办公电话:021-38284603
联系地址:上海浦东新区海港大道1550号泰山科研楼431B室
电子邮箱:jlhe@shmtu.edu.cn
v 教育经历:
2010. 09–2014. 03,同济大学,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,博士
2006. 09–2008. 06,上海海事大学,机械电子工程(工业工程),硕士
2002. 09–2006. 06,上海海事大学,工业工程,学士
v 工作经历:
2022. 01-至今,上海海事大学,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/中国(上海)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,教授
2021. 07-2021.12,上海海事大学,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/中国(上海)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,教授
2015. 07-2021. 06,上海海事大学,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/中国(上海)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,副教授
2008. 07-2015. 06,上海海事大学,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,助教、讲师
v 学术与社会兼职:
n 上海海事大学第十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
n 上海市高峰学科“物流工程与管理”秘书
n “自贸试验区供应链研究”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秘书
n 上海市重点创新团队“服务自贸区与港航的全球供应链管理”秘书
n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(WTC)海运网络和海运物流链技术委员会委员
n ANOR、AEI等期刊的客座主编
v 奖励与荣誉:
n 上海高校特聘教授、上海市曙光学者、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(A类)、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计划、上海市晨光学者、上海市扬帆计划等省部级人才计划
n 上海市第十三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二等奖(排名2)
n 第二十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(一等奖获奖率约1%)
n 2020年度交通运输优秀智库成果奖
n 中国物流学会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9年优秀课题奖一等奖
n 2019年度“刘浩清”青年英才奖
v 研究方向:港航物流运营管理与优化、多式联运大数据系统、自贸区与物流规划
v 科研成果
主持与参与科研项目(纵向、横向):代表性项目
(1)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“绿色运营背景下集装箱码头资源调度时空优化研究”(No.72072112),2021.01~2024.12,主持
(2)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“面向能效平衡的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协同调度研究“(No.71602114),2017.01~2019.12,主持
(3) 国家863计划项目(2009AA043001)子课题“立体轨道式电动小车集装箱传送系统规划与控制的集成与优化” ,2010.11~2011.12,主持
(4)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:面向碳减排的集装箱码头空间资源分配时空优化研究,2023.01~2027.12月(主持)
(5)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“箱区共享模式下集装箱码头堆场资源计划与调度研究” (No. 19QA1404200),2019.04~2022.03,主持
(6) 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,2019.07~2022.06,主持
(7)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22ZR1426600):考虑船舶作业时间需求差异的集装箱码头堆场分配模板研究,2022.04~2025.03,主持
(8)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项目“不确定环境下集装箱码头空间资源计划与调度关键技术研究” (No.17040501700),2017.07~2020.06,主持
(9)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“基于仿真优化的集装箱码头节能调度研究” (No.14YF1411200),2014.07~2017.06,主持
(10)能源基金会(美国)项目“长三角区域内河船舶电动化技术配套政策研究” (No. H20210292),2021.08~22022.07,主持
(11) 能源基金会(美国)项目 “新时代背景下电动船舶应用的综合效益建模及前景分析” (No. H20190264),2019.08~2020.07,主持
(12) 上海普洛斯普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项目“贸易及供应链数字化智能管控体系技术及算法合作” (No.H20210231),2021.07~2022.07,主持
(13) 天津港集团(有限公司)项目“发挥天津港龙头作用,加快津冀港口群协同发展研究” (No. H20200184),2020.09~2020.12,主持
代表性学术成果
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与集装箱码头相关的三高论文30余篇,其中近一半篇文章属于中科院一区论文,出版专著1本,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。
代表性论文:
[1] Guo, X.Y., He, J.L.*, Lan, M., Yu, H., Yan, W. (2022). Modeling carbon emission estimation for hinterland-based container intermodal network.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, 378: 134593. (SCI 一区, 通讯作者)
[2] Yu, H., Huang, M.Z., He, J.L., Tan, C.M. (2022). The clustering strategy for stacks allocation in automated container terminals. Maritime Policy & Management, http://dx.doi.org/10.1080/03088839.2022.2119616 . (SCI 二区, 通讯作者)
[3] He, J.L., Xiao, X., Yu, H.*, Zhang, Z. (2022). Dynamic yard allocation for automated container terminal.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. https://doi.org/10.1007/s10479-021-04458-6 (SCI)
[4] Meng, L.P., He, J.L.*, Hu, S.L., Han, C.F. (2021). Strategic Reliable Supply Chain Network Design: Determining Tradeoffs between Cost and Risk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, (10.1080/00207543.2021.1994163, SCI二区, 通讯作者)
[5] He, J.L, Jin, Z.W., Tan, C.M.*, Wang, Y., Yu, H. (2021). Yard template generation in a container terminal considering time requirement of vessel operation. Asia-Pacific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. 38(3), 2140005.(SCI)
[6] He, J.L, Wang, Y., Tan, C.M.*, Yu, H. (2021). Modeling berth allocation and quay crane assignment considering QC driver cost and operating efficiency.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, 47, 101252 (SCI一区, TOP)
[7] He, J.L, Tan, C.M.*, Yan, W., Huang W., Liu, M., Yu, H. (2020). Two-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model for generating container yard template under uncertainty and traffic congestion.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, 43, 101032(SCI一区, TOP)
[8] He, J.L.*, Tan, C.M.* (2019). Modeling a resilient yard template under storage demand fluctuations in a container terminal.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, 51(9): 1547-1566 (SCI三区)
[9] He, J.L*.(2016). Berth allocation and quay crane assignment in a container terminal for the trade-off between time-saving and energy-saving.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, 30(3): 390-405 (SCI二区)
[10] 檀财茂, 黄有方, 何军良*, 于航. (2016). 资源紧缺型集装箱码头多类型场桥配置问题研究.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, 16(1), 229-236(EI, 通讯作者,2020年科技部“卓越期刊”项目梯队期刊)
专著:
《供应链视角下的自贸区检验检疫改革与创新》,何军良、杨海军编著,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,2017年。
授权发明专利:
1. 集装箱牵引车资源整合仿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,发明专利,已授权,专利号:ZL 2012 1 0251469.3,排名1
2.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低架桥电动小车调度方法及其系统, 发明专利,已授权,专利号:ZL 2012 1 0472416.4,排名1
3. 多层框架式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堆场装卸系统及其装卸方法, 发明专利,已授权,专利号:ZL 2014 1 0014461.4,排名1
4. 一种基于规则的跨境电商商品质量风险识别方法,发明专利,已授权, ZL 2017 1 1099313.7
v 主要讲授的课程:
港口运营管理与优化、算法研究(博士生课程)
港口物流计划与调度(硕士生课程)
机械最优化设计(本科生课程)
v 博士硕士招生专业和要求
博士招生专业:管理科学与工程-物流科学与管理,要求:运筹学或数据科学理论扎实,熟练掌握一门编程语言
硕士招生专业:物流工程与管理(专硕)